紅寶石的歷史與知識
紅寶石是指紅色的剛玉,是剛玉的一種。它作為「五大貴寶石」之一,僅排在鑽石之後,它是「彩色寶石」之首,稀有且珍貴,在寶石界有着者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之一,它隱隱所散發出的紅色光芒,如一團火焰給人激情、夢想和愛情的感覺。
特徵
- 顏色:深紅色
- 光澤:玻璃光澤
- 晶體形態:三方晶系
- 條痕:白色
- 硬度:9,極硬,僅次於莫桑石和鑽石 (鑽石硬度為10,莫桑石硬度介於鑽石和紅寶石之間)
- 比重:3.97 g/cm3 - 4.05 g/cm3
- 斷口:不均勻或貝殼狀埠


顏色
產地


切工
淨度
優化處理




歷史
儘管紅寶石確切的發現時間和首次被用作寶石的時間尚不清楚,但歷史記錄和早期的使用實例均表明,紅寶石最早的產地是斯里蘭卡,在《大史Mahavamsa》(公元5世紀的一首詩)等古文亦提到各類寶石,包括藍寶石、珍珠及紅寶石。在歷史上,其它紅色寶石因為缺乏相關的礦物學認知手段的,有時也被誤稱為“紅寶石”,這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便是“巴拉斯紅寶石(balas ruby)”,它實際上是尖晶石。而紅寶石一詞的英文ruby,則是源自拉丁文的ruber,即紅色。
在古代印度的傳說中,大神首先創造了紅寶石,而後才創造了人類來擁有它,而紅寶石也被命名為“Ratnaraj”,它的字面意思是“寶石之王”,以及“Ratnanayaka”,意思是「寶石之首」。而還有另一個名字是“Padmaraga”,意思是“紅如蓮花”。
在《聖經》中,紅色寶石也被提及了四次,皆與美麗和智慧等高貴的品質有關,而紅寶石更是被認為是上帝創造人類時一併創造的十二種寶石之一。
雖然藍寶石(特別是中世紀皇室貴族所喜愛)等彩色寶石也非常受歡迎,但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及之後的年代裡,紅寶石和祖母綠漸漸成為最受歡迎的寶石。希臘人稱紅寶石為“所有寶石之母”,羅馬人則將紅寶石的價值置於鑽石之上,稱紅寶石為“寶石中的花朵”。著名珠寶商Benvenuto Cellini在1560年宣稱,一顆紅寶石的價格是鑽石的八倍。
但是歐洲本土,並沒有紅寶石礦床,所以各個皇室需要從東方回來的商人從斯里蘭卡和緬甸帶來的紅寶石。當時的探險家們亦是很進入緬甸著名的莫谷紅寶石礦區等等。
紅寶石在20世紀至21世紀
由於供應稀少,紅寶石長期以來一直是皇室貴族的專屬,到了20世紀,隨著新礦區的發現,紅寶石被更多地用於各類珠寶。各大知名珠寶公司,越來越多地在設計中使用紅寶石,隨著皇室大公和著名女演員的佩戴出鏡,紅寶石首飾而變得更加流行和引人注目。近年來,亞洲地區對紅寶石的需求旺盛,2009年莫三比克發現的巨大紅寶石礦藏為寶石之王帶來了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