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的歷史與知識
藍寶石的英文名稱為「Sapphire」,源自於希臘文「Sappheiros」,意為「藍色的石頭」。藍寶石是剛玉(Corundum)中除紅寶石(Ruby)以外,其它顏色剛玉寶石的通稱。藍寶石可以是純藍色,也可以是綠藍色到靛藍色不等。
特徵
- 類別:氧化物
- 礦物學名:剛玉
- 化學成分:氧化鋁
- 化學式:Al2O3
- 晶系:三方晶系
- 折射率:1.762~1.770
- 雙折射率:0.008~0.010
- 色散值:0.018
- 比重:3.95~4.03
- 莫氏硬度:9
- 顏色:除紅色(即紅寶石)外的其他顏色

產地
泰國、中國、緬甸、寮國、柬埔寨、印度喀什米爾、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澳洲


切工
寶石具有顏色區域的不均勻分帶現象,稱為色域(Color Zoning)。由於藍寶石是彩色寶石,顏色分布不均勻、有色帶的情況都是常見的特徵,往往有藍色和淡藍色的明顯區域,因此在切工過程中,常常需要做出調整,好的切工能夠幫助藍寶石錦上添花。在切磨時,寶石切割師將集中的顏色定向在一個位置,以獲得成品寶石最佳的可見顏色,並盡可能保存寶石的原重量。
藍寶石以及其他彩色寶石的切工很難界定一套準確的標準,對於藍寶石來說,切工好,就是比例適中,並將其最好的顏色都展現出來。
藍寶石以及其他彩色寶石的切工很難界定一套準確的標準,對於藍寶石來說,切工好,就是比例適中,並將其最好的顏色都展現出來。
淨度
藍寶石通常含有一些內含物,但通常比紅寶石的淨度高。具有極高通透度的藍寶石是相當罕見的,非常有價值。
優化處理
- 熱處理(Heat Treatment)
熱處理指的是將寶石暴露於高溫下以改變其顏色和淨度。藍寶石的熱處理可以增強,甚至激發藍寶石的藍色調。此外,熱處理還能去除內部的絲狀內含物,有助於提高寶石的透明度。加熱還可致使絲狀內含物再結晶,使其特徵更突出,令寶石散發更閃耀的星芒(星光效應)。
- 擴散處理(Diffusion Treatment)
擴散處理簡單來說就是高溫加色處理,透過高溫,某些元素會滲入到寶石的原子晶格內,以改變或增強其顏色。
- 輻射處理(Irradiation)
一般藍寶石較少使用輻射處理。此方法是將藍寶石暴露於人造輻射來源下改變其成色,有時在熱處理後進行此步驟,以進一步改變顏色,第二個步驟也稱為「組合處理」。



歷史
- 19世紀著名探險家,《一千零一夜》的作者Richard Burton擁有一顆碩大的星光藍寶石,他把這顆藍寶石視為護身符,無論走到哪裡總能給他帶來好運。據說,只要看一眼藍寶石,心中所求的一切便會來臨。
- 傳說有一個名叫班達的青年,勇敢而仗義,他為了維持百姓的安寧,在一次與魔王的搏鬥中,將自己變成一支巨大的飛箭,深深地刺入了魔王的咽喉,兇惡的魔王在臨死之前拼命掙扎,過程中把天空撞碎了一角,使天上的星星紛紛墜落,其中一些沾染魔王鮮血的星星變成了星光紅寶石,而沒有染血的星星則成了星光藍寶石。
- 古波斯人相信人類所居住的大地,是由一顆巨大的藍寶石支撐而起,而天空之所以會是藍色,就是因藍寶石反射的光彩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