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產地是否重要
鑽石是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碳元素結晶,在地底深處形成,由強力地震帶回近地面之處。天然鑽石得來不易,要在160公里之下的地殼深處,經過高溫及高壓才能精煉而成,火山爆發後,岩漿把岩層深處的鑽石衝上地層表面,採鑽工人要冒險,從岩石柱逐一採集,過程艱辛特別顯得珍貴
(由 USGS - Understanding Plate Motions (usgs.gov)direct link to graphic file,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78976)
1) 礦物帶:火山碎屑蝕變,在火山口周圍留下顯示有鑽石的礦物
2) 火山口帶:有含鑽石的金百利岩
3) 火山道帶:由岩漿結晶形成
4) 褶皺根帶:有不少岩層裂口,包含鑽石
5) 岩脈:上升的岩漿像升降機一樣將鑽石帶上去
6) 鑽石形成:鑽石在地底約10 公里的地幔熔岩中形成
基本上鑽石是不容易檢驗出產地,在以前南非所產出的鑽石質素平均較其他地方好,所以認為南非的鑽石較靚。但每個地方所出產的鑽石有好也有差的,何況鑽石在產出後,通常會與其他國家的鑽石混在一起再予分級,最後評級的分級是4C ,就是我們常見的成品鑽石好壞評級。